首页
产品与服务
品牌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News
超声波检测:测厚仪VS相控阵,针孔缺陷测量谁更精准?
9/30/2024 10:31:02 AM

众所周知,针孔缺陷是导致石油天然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类缺陷的管道内检测,各类检测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传统内检测技术通常较难检出。然而,随着电磁涡流内检测技术近年来的突破和创新,此类缺陷的检出率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在现场开挖验证中,如何准确地验证此类缺陷?今天我们将会重点讨论常用的超声波测厚技术与相控阵技术针对针孔缺陷检测的优缺点。

测厚仪:单点发射,精准定位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检测材料厚度和内部缺陷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它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进入被测物体,然后接收这些超声波在材料中的反射波。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因此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厚度。此外,超声波在遇到材料中的缺陷时会产生反射或散射,通过分析这些反射波的特性,可以识别和评估内部缺陷。这种技术具有高精度、操作简便的特点,但也存在劳动强度大,对操作者的专业性和责任心有较高要求。

相控阵:多点发射,灵活聚焦

相控阵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它使用一组晶片(阵列探头)发射超声波,并通过电子方式控制每个晶 片的发射时间,从而精确控制超声波束的方向和聚焦点。它可以生成缺陷的图像,提供直观的可视化信息,帮助分析和理解缺陷的性质和位置。这种技术具有高效检测、可视化的特点,但对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 验要求,同时对于小体积型缺陷,如垂直裂纹和针孔不敏感。

针孔检测对比

相控阵针孔缺陷检测:相控阵晶片类型及成像原理决定了其本身对体积型缺陷不敏感,对于垂直裂纹,只有端点处发生衍射,等效为小孔,可以得到微弱回波,而底波信号通常较大,在图像归一化过程中,缺陷信号会被相对抑制,与噪声的区别不大,无法判断。同时,相控阵晶片虽然是在x轴方向排列,但同时,晶片在y轴方向是有10mm左右长度的,大部分人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对于面积型缺陷是可以得到较强回波,但对于体积型缺陷,声波与缺陷的接触面只有一个点,这个点反射的回波十分微弱,而底波的反射会十分强烈,相较之下,图像中的缺陷就十分微弱了。

640.jpg

超声波测厚针孔检测:测厚仪是通过单个大探头发射能量较强的单个波束进行缺陷检测,虽然效率低,且不容易保证探头与缺陷的相对位置合适,因此操作繁琐,但对于垂直裂纹、体积型小孔缺陷,一旦让探头处于正上方,就能够得到较明显的回波信号了。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测厚仪的波束在测量体积型小缺陷时没有太多其他干扰,而相控阵测量这类缺陷时,缺陷尺寸相对于探头而言极小,且探头接收到大量其他底波、噪声信号,因此相对而言,缺陷信号十分微弱,难以根据图像进行判别。

640 (1).jpg

某现场案例

在某高含硫管线的电磁涡流内检测中,发现大量针孔类严重缺陷,通过现场多套相控阵设备与超声设备的检测,验证了超声波测厚对针孔缺陷检出的适用性。

640 (2).jpg
多方人员不同超声波测厚现场检出针孔缺陷
640 (3).jpg

2台相控阵在现场同一位置无明显信号显示

总结

电磁涡流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漏磁检测技术,其检测原理对于小体积缺陷相较于漏磁检测更加灵敏,因此更容易检出针孔类等小体积缺陷,在某些情况下,涡流检测技术对于小孔缺陷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对于针孔类缺陷的现场开挖验证,往往需要现场检测人员在极其细致的检测下才能有效检出。
同时根据超声相控阵检测原理,相控阵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可视化能力,对于面积型缺陷能够十分直观有效地显示,有助于从宏观上对缺陷的尺寸进行定性和定量。但是,相控阵本身对体积型缺陷不敏感,尤其是对于小体积针孔缺陷、垂直裂纹缺陷,这类缺陷信号极易混合在噪声中而被忽视,在图像中无法有效区分,因此,单独将相控阵C扫技术作为此类缺陷的验证手段是欠妥的,在当前无损检测技术体系下,超声波测厚技术仍是更为直接和有效的针孔类缺陷的检测手段。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超声波检测技术的选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欢迎留言讨论!